熱線電話:0755-23712116
郵箱:contact@shuangyi-tech.com
地址: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后亭茅洲山工業園工業大廈全至科技創新園科創大廈2層2A
導讀
在模切這個行業,模切件產品看起來并不起眼,它隱藏在手機、平板電腦、多媒體等各類消費電子產品內部,用于各個配件的連接。但是它在各類消費電子產品質量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模切產品生產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多種多樣的模切產品,需要如何去排布工藝,今天我們來和大家簡單探討下。
模切市場概況
目前電子行業的終端客戶多為外資企業,國內所占比重較小。在模切材料的選擇上,由于進口材料與國內材料在質量上有所差別,因此如歐美國家偏重選歐美的,日本和韓國偏重選本國的,不過,隨著國內市場的發展和成長,處于成本、服務等因素的考慮,內資企業所占的比重將越來越大。
模切材料主要分為膠;襯墊;網紗、無紡布;銅箔、鋁箔;塑料薄膜;導熱、隔熱材料等。其中膠類主要以美國的3M,德國的Tesa,日本的Nitto,Sony等為代表;襯墊類主要有美國Rogers、Gore和萊爾德等,近期,國內導電泡棉大有替代國外材料之勢;網紗主要以歐洲的satti、sefar和日本的NBC為代表,無紡布以國內廠商為主;由于國內與國外市場相差較大,銅箔和鋁箔原以3M和Nitto為主,如今國內廠商逐漸占據市場;導熱/隔熱材料以歐美國家為主。
模切工藝
一個好的模切師必須有良好而翔實的材料知識,對模切產品的結構排布有著清晰的概念,對模切所用的設備工具和刀具非常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簡單合理、穩定性高的模切工藝。
模切工藝按設備一般可分為平刀工藝,圓刀工藝,激光工藝,雕刻工藝等。量產中用的平刀和圓刀都屬于成型刀具工藝加工。在加工過程中一般又分為單刀模切工藝和多刀套位模切工藝。
1單刀模切工藝
單刀工藝主要用在簡單的產品上,優點:
1.
效率高,精度高,注意點是有內框的產品。單層或多層材料結構形狀一致,沒有內框的產品,用簡單的單刀工藝一次成型。
2.
3.
有內框,但可以切穿排廢或提取排廢的,用單刀工藝比較好。
4.
5.
手柄要求遮膠,但手柄可以位于料帶兩側的,直接掛遮膠材料在機臺上,產品用一把刀模切。
6.
7.
特殊平刀情形的,手柄位要手工排廢的,但雙面膠的基材是紙或薄PET,用單刀工藝即可,連接處的膠用壓痕刀線壓斷,壓痕線比周圍的刀線稍高,節省工時。
8.
2多刀套位模切工藝
多刀套位模切工藝一般用在單刀不能完成的工藝,結構復雜的產品。下面我們以基礎的雙刀配合入手為大家簡單講解下排工藝的要點。
如圖所示,通常開刀模時,手柄位置的模切刀線分別切入成品0.1mm和0.5mm左右,以保證銜接。如圖所示常見的對位和上下模刀。
layout設計
1兩把刀套位排版設計
第一把刀在3M9731上切內框和定位孔,第二把刀是在新覆上HIR-14S2V2-08的基礎上整體切額,因為新覆的材料上是沒定位孔,所以新覆的材料必須讓出定位孔的位置,即要求HIR-14S2V2-08比3M9731要窄,而且必須小于產品兩邊定位孔的最小距離,如圖所示:
2產品和排版的優化設計
當產品的尺寸比較大時,layout設計時硬卡切取的半成品寬度占原材料寬度的比例,對系統跑出的價格有很大的影響。如:Y822999,該產品尺寸為406mm*15mm,原材料寬度為600mm,考慮半成品寬度時應該考慮的參數是15mm,而不能考慮406mm這個參數,當選取416mm的半成品時,SAP系統會自動認為整卷原材料只能切出一卷416mm的半成品,造成最后半成品跑出的價格偏高。
產品拐角的設計,一般設置為圓角或鈍角,避免銳角,直角,如下圖:
一般來講,產品中有內外框結構,內外框產品的設計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1.
邊框寬度大于或等于1.5mm的,開一把刀模切;
2.
3.
邊框寬度小于1.5mm的,需要開兩把刀模切,一把切內框、一把切外框。
4.
5.
當邊框的寬度太小時,采用一把刀模切會導致:
1.
模切過后,產品的四個角容易產生水紋等外觀不良現象;
2.
3.
模切久后,刀具會由于材料手壓縮產生的外張力而導致變形,導致產品尺寸NG;
4.
5.
導致產品邊框嵌入兩刀片之間,影響順利生產和供應商生產刀模較為困難,直接影響刀模尺寸精度。
6.
為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減少材料成本,提高成品價格的競爭力,可以從以下方面改善設計工藝:
產品layout圖的設計方法不同,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我們可以按產品的外形設計合理的layout圖,當客戶不要求產品方向時,可按下圖所示設計layout圖,以節省材料。
當手柄與產品主體的材料不同時,且主體材料比較貴時,可以選用該layout圖設計產品:
總結
模切的產品多種多樣,因此設計產品的工藝也多種多樣,在設計的過程更重要的時集思廣益,積累相關經驗,設計的方法可以因材、因地、因人而異。好的方法只有通過想出來,并在實際生產過程種得到事實的印證,才能更有效的為人接受,并使之推廣。